咨询热线:
清明时节的泥土还沾着晨露,山东泰安姜家老宅墙角的野蔷薇又开了,十七年前被撬坏的窗框上还卡着半截生锈的铁钉。翻看姜甲儒妈妈手机里那张泛黄的全家福,当年婴儿床里的小娃娃和现在法庭上挺直腰杆的小伙子,在屏幕里慢慢重合。这让我想起去年在社区防拐讲座上,民警教大家用儿童定位手表时,角落里有个大姐突然捂着脸哭出声——她丢了五年的娃,就是靠刷脸技术和新出的追责买家的法律找回来的。
那个冷得打颤的冬夜,四个黑影翻过姜家院墙的时候,三代人的命数全改了。八个月大的娃娃连带着奶瓶被抱走时,谁能想到两百米外装好人的邻居袁永贵,十七年后会在法庭上抖着腿冷笑?这些年我见过不少找孩子的家庭,他们说最扎心的不是翻山越岭,而是街坊邻居那句"孩子自己跑丢的吧"。就像姜爷爷临走前攥着孙子的小布鞋,到死都在恨自己没看穿那个"热心肠"邻居。
到了2024年开春,江西民警带着验血仪器摸进济宁山沟沟时,姜甲儒正蹲在灶台前烧柴火。这个本该上大学的年纪,十五岁前连汽车都没坐过,买家就为了显摆"有后",硬生生掐断了他喊声"爷爷"的机会。记得有次拍防拐宣传片,见过差不多的场景:被救回来的孩子对着镜子练叫"妈妈",亲妈在旁边数他身上的伤疤,空气里都是心碎的声音。
今年清明前那场开庭,活脱脱照妖镜现形。袁永贵斜眼瞅人的样子,让我想起老家集市上专骗老人的假药贩子——他们作恶从不心虚,反倒觉得是别人"好欺负"。律师甩出来的买卖合同,白纸黑字写着"男娃十二万",比菜市场价牌还刺眼。旁听席上有大姐小声念叨:"要是当年有现在这种刷脸找人的技术......"这话听得人心里发酸,现在幼儿园接娃都要按指纹,可那些被偷走的年月,终究是补不回来了。
在姜家小院听他们讲追凶的事儿,我瞅见窗台上摆着三盒没拆的降压药。姜奶奶说是给老头子备的,"他要是能等到这天该多好"。现在家家户户装监控、安警报器,可再好的科技也防不住黑心肝。临走时姜家大哥塞给我一包炒花生,塑料袋上寻人启事的电话号码还没擦干净。
说到该不该严判买家,别忘了好多被拐孩子到现在还觉得养父母是"恩人"。去年参加防拐座谈会,有个专家说得在理:"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,但除害得让阳光照到每个犄角旮旯。"现在幼儿园老师教孩子背爸妈电话,派出所定期收血样,可那些躲在暗处的袁永贵们,永远在找下一个倒霉蛋。
敲这些字的时候,小区楼下保安巡逻车正放着喇叭:"带娃的家长请注意......"或许真正的救赎,不只是抓住十七年前的凶手,更是让更多家庭不用遭这份罪。您家娃书包里放定位器了吗?教过他们怎么躲坏人吗?评论区聊聊您家防拐的小妙招,让好心人能多铺几条平安路。